2013年7月29日 星期一

雲林三小市集:幫助農民、農村,從傾聽開始

文/姜盈如

三小市集每個禮拜天開市,在斗六一個稱作三小棟的地方,到現在共一年多,已經是雲林當地的一個特色了,三小代表「小人物、小土地、小滿足」。其中一位創辦人李宜倩,直到去年還是雲科大創意生活設計系大四的學生,去年因為做畢業專題的關係,剛好四位同學加上系上老師,與雲林縣政府合作一個「老空間活化案」,這裡有三棟紅磚屋,以前是一個民防管制中心,也就是一處警察使用的空間。

2013-07-29_185706  

一開始他們開了一間小農福利社幫農夫賣東西,還有一間咖啡店,於是在活化這裡的過程認識許多雲林有趣的人事物,後來他們想要讓這個地方聚集更多的人,讓這裡的有機農業有一個交流的平台,也覺得雲林沒有一個好玩的市集有點可惜,於是開始辦市集,起初從詢問其他農夫市集的志工開始,請他們推薦雲林的農友,於是慢慢認識更多的農友。


他們先找「友善耕作」的農夫,邀請他們來了解市集的合作方式和理念,再到產地去拜訪,這裡除了有生產者,也有優質的加工農產品,例如醬油、麵包還有其他食品,他們稱之為「永續手作」,這些市集的農友除了來自雲林外,還有從嘉義、彰化、南投來的農友,有很多是農友介紹,他們才前往邀請參加市集;三小中的「小人物」會在每個禮拜天分享經驗,「小土地」則是田間的小旅行,例如黃豆認養、採地瓜等,今年也有五場的好田認養活動,七月時,市集裡又搭建一個傳統灶做為「料理廚房」,讓人品嚐新鮮在地食材的「小滿足」。


除了三小棟外圍的三小市集,裡面還有三個年輕人利用三棟老空間來創業,一個是「小農良倉」,販售各種在地的友善農產品,還有一間「穀日‧小農餐桌」,他們用在地的雲林小農所生產的食材做成冰品和輕食,最裡面的光感空間則是一個影像設計的創作室,時常舉辦攝影工作坊與分享會,光是這三間三小棟加上市集就已經有種「小華山」的感覺,聽李宜倩說後面還有很多舊警察宿舍,她希望之後能聚集更多雲林的回鄉青年,將這裡打造成一個雲林農業文創的基地。


李宜倩說現在市集的消費者大約六成是在地人,四成是外地的遊客,希望之後可以除了年輕人外,用更多有趣的方式,讓更多不同年齡的族群都能來到這裡,甚至可以把這裡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也許不會常常買這裡的東西,但會想更了解這裡,無論是參加活動或是什麼,或是推廣每個人在自己的家裡種些小植物。


但是要如何把這樣的概念傳遞給更多人,尤其是雲林這個地方。雲林是很重要的產地之一,但也是農藥、化肥大量使用的地方,但是很多人對這件事並不是那麼在意;雲林有很多的年輕人,有雲科大、環球科大的學生,希望可以用有趣的方式,如結合設計和藝文,讓大家認識農夫的價值,其實很多農友都深懷絕技、有很多很好的點子,農村也有很多的美食,還有很多設計的思考值得學習,只是大部分的人沒有發現;我們經營這個平台,也是希望「讓農村的聲音和想法被聽見」,而不是單向地認為農村或農民需要什麼樣的幫助,從傾聽開始,也許會發現什麼可以合作的地方。


就像好田認養活動,是和農夫一起討論、一起做的活動,有了之前的經驗,發現其他農夫也可以一起辦這個活動,之前舉辦了二崙的原味蕃薯園和黃豆田的認養,有預購和參與(旅行)兩種,像黃豆有三個多月的種植時間,這位農友雖然沒有固定種黃豆,但是他嘗試推廣大家去種黃豆,我們召募一群消費者,分面積來認養這塊黃豆田,跟農夫一起,從種植到採收大約有三、四次的活動,讓消費者下鄉來參與,也收到土地上的黃豆,黃豆田是否經過驗證或是收成多或少的黃豆,其實對這些參與的人而言並不是那麼重要,而是參與的過程,和知道了這個農夫、這塊田,還有這個農村的樣子,嘗試用這種方式,讓農夫可以找到一群願意支持他們的人,而這些人回到都市、自己的家園後,可以把這件事分享給更多的人,讓更多人了解農作物背後的價值─「我們需要有農夫、農田、農村,才能持續吃到南瓜、小黃瓜、地瓜、芋頭、……」。


八月時即將跟麥寮的一位農夫合作,這位農友固定種植黃豆,黃豆的固氮效果對土地很好,透過這樣的活動希望能讓更多農友嘗試去種黃豆,也讓更多消費者知道臺灣本土黃豆的意義和做法,像很多人不知道大部分的黃豆是來自毛豆老了之後乾掉就變成黃豆再採收,之間大概差一個月的時間,雖然聽起來黃豆很好栽種,但其實蟲很多,若遇到下雨也很難採收,所以「要吃到有機的黃豆是很不容易的」,好田認養活動的費用是回饋到農民生產該作物的成本,這個活動的意義也是讓消費者和農民一同面對種植的風險,我們希望可以做更多農學推廣,之後也希望能幫助農友經銷農產品。


今年的好田認養有雲林二崙的地瓜、麥寮的黃豆、大埤的酸菜,原本西螺的一家柴燒醬油也在今年的好田認養計劃中,由於他們打算將黑豆從進口的換成臺灣的黑豆,可是轉換原料的風險可能會使釀造的品質不一樣,所以希望讓更多人知道他們要轉型了,這就是原本活動的概念。李宜倩說現在好田認養的面積都不大,若未來能擴大面積,除了必須有一個網路平台紀錄這些過程,多出來的收成量也能透過網路銷售,希望將增加的收入回到社區或農友,以及協助做為市集和平台經營的公積金。


雲林大埤尼姑庵社區的酸菜田不是單一農友的田,而是社區的公田,李宜倩之前因為參加CITA的活動而認識一位酸菜爺爺,他是尼姑庵社區的理事長,這個鄉村的社區和其他地方一樣,都有許多的老人,那裡原本是他的田,他將田捐給社區,帶著老年人一起種芥菜、醃漬無毒酸菜,讓老人有許多活動,是屬於社區的產業;李宜倩說因為做酸菜的過程很複雜,若大量做很難注重到細節,所以他們只有做小量,講究健康、衛生、低鹽,大埤社區能夠一起做酸菜,我們相信也許其他社區也可以做,希望透過這個活動,大家能夠一起來種無毒的芥菜、做無毒的酸菜;她說自己以前很討厭吃酸菜,覺得味道很奇怪,知道了這件事之後,吃飯的時候只要看到酸菜,就會很想吃吃看,「看來無論是農學教育或是其他的問題,只在於資訊的傳達和實際的了解,當親身體會後,與生活中人事物的隔閡都會瞬間消失,甚至樂在其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