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青年返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青年返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4月1日 星期五

看日本如何吸引青年洄游駐鄉

文、圖/蔣銀珊
日前筆者去一趟旅程,其中帶給筆者最多收穫就是德島縣的神山町,它除了是一個非常有活力兼具傳統文化的鄉村,我想它的例子,可以成為台灣面臨鄉村人口外流的另一個參考方式。
當然神山町能吸引各國藝術家的駐村不會只是它優渥的駐村條件,當地的文化特色和生活環境才是真的能營造駐村藝術創作的氛圍。
神山町位於德島中部山區的小鎮,人口大概約5600人,比起一般台灣的鄉鎮還要少許多,它跟日本其他鄉村一樣,都面臨了人口老化和年輕勞動力外流的情況。
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當地政府在這邊興建了最快速的網路系統,並提出了「空家町屋」計畫,把鎮上閒置的空間改造成共享式工作室(co-working space)。有了武器和後盾,當然漸漸的就吸引了許多規模小的公司(如:程式設計、室內設計、app開發等)或是個人創作者駐進。
到了2011年,神山町的移入人口也首度超越移出人口,更成為了日本地域振興的一個很重要例子。
除了吸引年輕工作者進駐,從1999年開始,當地NPO組織就發起了「神山藝術村計畫」,邀請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深入體驗神山町的鄉村生活,並與當地居民進行共同創作,補助的條件也非常優渥,除了免費提供機票、材料費用,甚至每個也有折合新台幣5萬元的生活費。
筆者寫到這邊,不由得想到家鄉鹿港的藝術村駐村計畫,即使已經行之有年,但駐村的藝術家卻是百年不變,對於年輕有創意的藝術家反而很難進入這個被地方有聲勢的傳統藝術工匠、文史工作者佔領的既有結構裡,而對於地方藝術的培育也是沒有見效,只是替這些已有資源、名氣的在傳統藝術工匠省一筆租金費用,當鎮公所有活動時,也順便藉由他們的名氣協力成為辦活動的一環,活動結束後什麼都沒有留下,只留下一堆垃圾。
好,大家也許會認為質疑筆者只認為外國月亮比較圓,筆者當然也要拿神山町的駐村計畫來進行比較。
我就舉一個我看到的例子,來比較兩國鄉鎮駐村計畫的差異性?
這是去年其中一件駐村作品,它是位於森林中的閱讀小屋,沒錯!是一棟貨真價實的小屋,駐村作品蓋屋子夠強了吧!我們是彩繪牆壁......
這棟小屋是一個德國藝術家的創作,這棟小屋很特別的是他並非每個人都可以進去,除了僅限當地居民,且要有小屋的鑰匙的人才能享有獨自在裡頭閱讀的樂趣,當然你也可以邀請朋友一同開讀書會享受共讀的歡樂。
當地的朋友ikuko跟我們說,要拿到鑰匙必須要先捐你人生中對你影響最深的書,Ikuko跟我們說,因為大家覺得這件事情十分慎重,所以現在有捐書的人並不多。
看到每本書上都有捐書者的名字,不禁讓人想猜想這個人的背景和個性,也許交流書也許是另一種與人交流的方式。
我想神山町之所以能成為日本地域發展一個很重要的例子,除了當地政府的遠見,由下而上的溝通機制、地方的NPO與政府之間的相互合作,發展符合地方需求的政策和計畫,才能真的解決現狀。
最後,筆者突然有感,有時問題轉個彎,反而是優勢,神山町雖地處偏遠,但為了讓青年回流,並沒有因此想要把它打造成「都市化」的城鎮,或是蓋多少工業區創造就業人口,而是發展一個可以與地方共存共榮的經濟方式,並用長遠的角度規劃地方。最後,有時解決問題並不難,只是上位者考量的對象是不是人民的需求罷了!

2015年4月4日 星期六

半日水田勞動筆記

公民記者:杜憶如

  來到雲林這個農業大縣不過兩年多,就常聽到老一輩務農的人說種田辛苦,多數希望自己的子女能離開農村到大城市發展,坐辦公室吹冷氣、不用日曬雨淋、收入又穩定,這是他們對於字女的期許;但是近幾年,我們時常聽到有年輕人回家鄉務農,也許是厭倦都市的生活,也許是懷念土地的氣味,也許是認為自己肩上擔負了食安的責任。
  因緣巧合讓我這個都市俗難得有機會,幾天前到水林鄉某處水田進行農務勞動,時間是下午三點,其實這個時段的太陽不算是狠烈,當天主要的工作也只是簡單的補補秧苗、除除雜草而已,我一直以為不過是一分多大的田,到傍晚就可以完成任務,結果進度才到三分之一,時間就過了一個多小時,老實說,當時我已經有點待不下去了。
  頻頻彎腰拔草、補秧苗,再加上要不斷地把自己深陷水田中的雙腳拔出,實在有夠吃力的,雖非「鋤禾日當午」,但對「汗滴禾下土」倒是深有體驗,幸虧我體力不算太差,要繼續勞動也不是太大問題,只是工作到大約半分田之後,天色漸暗,我就離開水田了,短暫的農務體驗,我在偌大的水田裡獨自做著重複的動作,體力能夠負擔,但難以承受的其實是某種在農地裡的孤寂感。

  農民都是淳厚樸實的,他們想著的也許只是單純的生產糧食、維持生計,但是太多農民並未意識到自己其實肩負著糧食安全的公共擔子。如果,農地裡有其他勞動夥伴而非孤身一人;如果,農民能不因盤商剝削而只憂心生計問題;如果,自己身邊的勞動夥伴能有意識地共同探討農業的公共職能,那麼小農就不會只是孤單的小農了,他們會迅速變身成為國家社會真正的「公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