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光明夫婦和十個梨子達人共同經營在東榮農場。
(▲蘇光明 圖/劉欣恒)
年輕時的蘇光明以販賣農藥維生,那時到農藥公司受訓時,才體認到什麼是種植管理。在農藥公司的訓練中心,種有許多非常精準的實驗數據,對植物的生長條件的控制、養份肥料的使用量與生長間關係的實驗數據,都作了詳實的記錄與分析。特別是在農藥劑量的使用對病菌抑制及作物的反應都作了詳實的研究,打開了蘇光明對種植的眼界,瞭解到具有科學精神的栽培方式。
有鑑於一般農民對農藥的不瞭解,只是聽信農藥商或是同業的說法,隨意地噴灑各種農藥,不但花了錢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還對土地造成的了嚴重的傷害感到非常難過,於是辭去了農藥販賣的工作,回到田間開啟科學化農事管理的教育工作。
成立公田推廣合理農事管理
蘇光明在自己參與的產銷班中,成立了共同管理的實驗田,由產銷班的成員共同管理,以防止別人認為有藏私之疑慮,並將生產過程完全記錄下來,比當時農民使用農藥的減少一半次數與計量,栽培出和其他農民一樣品質和數量的高接梨,希望透過公開與透明管理的方式,來教導農民如何科學化管理農事。有些農民相信了這一套的農事管理方式,但還是有許多的農民不願接受這件事,依舊不斷地噴灑各式各樣的農藥,彷彿只有這樣做,才能讓心理得到依靠。
自行培育微生物肥料
在自然界中存有豐富的微生物,微生物能固定天然氮肥,轉化為胺基酸、蛋白質為肥分,溶化土壤中不溶性的磷酸鹽為磷肥,又能自行光合作用製造葡萄糖。
微生物也可合成氨基酸、核酸等有機肥分,分解纖維、澱粉等高分子醣類為有利植物的低分子醣類,更能分泌各種有機酸、抗生物質、生長激素,以促植物生長、提高抗病力。
對農作物生產而言,有些微生物會引起病害,有些微生物能幫助養分、水分之吸收。如果把含有某種活微生物或酵素的固體或液體製劑,施用在種子、幼苗或土壤
上,對農作物生產有直接或間接的幫助,不但可以增加植物營養要素的供應、還可以使土壤中養分的有效性提高、並增進根系之生長與養分之吸收以及使土壤維持在
良好生態環境下發揮功能等等的效用,均可稱之為「微生物肥料」。
▲蘇光明的太太說:「兩人的認識是因為菌種對了!找到了天敵」(圖/劉欣恒)
在經由農業行的科學的訓練後,蘇光明也瞭解微生物肥料的種要性,於是開始自己培養各式各樣的菌種,也因為培養菌種而認識了另一半,蘇光明的太太說:「兩人的認識是因為菌種對了!找到了天敵」
和消費者建立關係
民國八十餘年,蘇光明體
認到農民光是會生產是不夠的,農民要進一步和消費者建立關係,讓消費者瞭解農民的生產過程的付出、讓消費者體驗收成的快樂,於是再和雲仙洞大料坪的農民們
開始果樹認養的活動。當許多人都還在認為,讓消費者來園子體驗是很不理智的事時,一般農民會說:「生雞蛋的沒,放雞屎的有。」
並不是所有的社區農民都認同這一份想法,剛開始那幾年,每次要舉辦活動前,都要去向沒有參與果樹認養的農戶拜託,希望不要在活動舉辦前噴灑農藥,以免農藥的惡臭味,讓活動參與者產生負面觀感,經過幾年來的努力,社區的農民都會主動的配合了。
另外,為了讓消費者親自體驗的形式和安全考量,十餘年來不斷地改進。為了不讓消費者摘梨子時用剪刀等工具,以免發生意外,經大伙會議後決定改變單粒套袋,
讓消費者只要用手輕輕一轉就可以把梨子採下來。雖然單粒套袋,在工序上比一般套袋麻煩許多,但仍是值得使用的套袋方式。
對於老人、身心障礙者也有地勢較為平坦之處,讓行動不便者也可以和常人一樣享受親自採果的樂趣。
十餘年來的努力,漸漸的受到企業與政府的肯定,也為此一活動提供了更多的資源與協助。農民和消費者的接觸,提供消費者所不知的農業技能與知識,也讓社區的農民成為梨子達人,感受到身為一個農民的驕傲。
其實,消費者的體驗之旅對農場的直接收益並不大,有時還會因為消費者的無知,造成農場更大的損失,但卻因為建立了消費者和生產者的關係,而成為宅配的穩定客源。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好品質的產品,才能讓梨子產業在一片低迷中,維持一定的銷售量。
蘇力颱風來襲
此次蘇力颱風來襲,造成農友許多未收成的高接梨果實掉到地下,或是撞傷、擦傷,農民怕見景傷情,在颱風過後一直不敢進入園子察看災情。
風災一直是台灣農民必要面對的風險,對一年一收的果樹而言,這是個很沉重的負擔。為了減少農民的損失,蘇光明協助找到有意願的酒庄,將這些無法以鮮果賣出的高接梨釀造成酒,並以拆成的方式和結算,以免造成二方的太大壓力。
除了釀成酒外,在中醫上梨的功能「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臟之陰」。
生吃梨可以明顯地解除咽喉乾、癢、痛、喑啞,以及便秘、尿赤等秋燥症狀;而熟食梨可滋陰潤肺、止咳袪疾,對喉嚨有很好的潤澤、保護幫助。
東榮農場也將高接梨和中藥材熬製成的「秋梨膏」,使梨子可以找到新出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