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8日 星期一

關於自然農法:(一)

施朝祥


  • 深耕淺種
古諺云:「深耕淺種」意謂著農作物要長得好,必須先為作物挖好深厚的根基,循序漸進讓農作物慢慢紮根,植物的深根,吸收土壤養分,供給整株枝脈,才能禁得起 大自然的歷練,有豐富的收成。而要讓植物可以深根,必要深耕淺種,讓作物是由種子發芽成苗,進而發展主要根系,主根筆直向下竄生,循序漸進讓農作物慢慢紮 根,植物的深根,吸收土壤養分。

   「農業機械之父」杜爾(Jethro Tull,1674-1740)稱:「作物的根毛好像是作物的嘴巴,如果能夠生長到土壤深層,將更能得到土壤的餵養,使生長所需的水份與營養份,更接近嘴 部。」只是土壤愈深,土壤的結構愈緊密,作物的根毛難以穿透。幫助作物根系生長,需要將土壤深耕(deep cultivation)。以前的人都是淺耕10-20公分,以致作物生長必須與淺根生長的荊棘競爭,他認為深耕到80-100公分,才能避開競爭。

  翻土時,要將土翻深,將土壤翻鬆有助於作物根系的發展;種植在土壤表層,讓作物的根自然向下伸展,自行發展根系,這樣植株才會強壯。

關於杜爾的故事:生物產業機電工程系的源起-與荊棘合作

  • 澆水時間
  澆水時間的選擇,應儘量讓水溫與土溫接近為宜。在一般情況下,水溫和土溫相差低時,澆水比較安全,不會發生根系損傷的情況。具體到每天的澆花時間,春、夏、秋、冬也不盡相同,原則上可以赤足踩在地面上,感覺不到土地的餘溫時,就可以澆水了。

   中午時氣溫很高,作物葉面的溫度高,蒸騰作用強,同時水分蒸發也快,根系需要不斷吸收水分,補充葉面蒸騰的損失,如果此時澆冷水,雖然盆土中加了水分, 但由於土壤溫度突然降低,根毛受到低溫的刺激,就會立即阻礙水分的正常吸收。這時由於花卉體內沒有任何準備,葉面氣孔沒有關閉,水分失去了供求的平衡,導 致葉面細胞由緊張狀態變成萎蔫,使植株產生“生理乾旱”,葉片焦枯,嚴重時會引起全株死亡。

   下午在土壤溫度散後,才開始澆水,冬天時約在五點過後,夏天時有時會到晚上十點時才是適合澆水的時間,要在於補充晚上的水份,作物在白天進行光合作用, 基本水份消耗有時往往所剩無幾了,但植物的生長卻多半在晚上,為了避免在大量生長期因缺水而造成生長遲緩,有必要在下午補充水份。
上午10點前,若土壤表面呈現乾燥現象時,就要適度灑水,維持土壤的顯潤度。此時澆水是趕在作物蒸散速率達到最高前補足水份,以免植物水份不足而遭受逆境,無法順利達成光合作用的反應,使其生長受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