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日 星期四

美術系教育對我的啟發─談學習主體的尊重與學習評量

文  老張

雖 然讀美術系之前,我也和一般台灣學生一樣,經歷升學主義教學與聯考的多重折磨。但因為我自小愛畫畫,所以有另一項肯定自我的「專長」,讓我不至於和其他同 在升學主義底下的同學一樣,為了分數斤斤計較、除卻競爭就沒有學習動力等不好的習性。畫畫是個重視自我對話、追求自我淬煉的領域,雖然也參加比賽,但此種 競爭只要把自己發揮到最好即可,而不是汲汲營營的和人爭輸贏。


上 大學之後,因為讀的是美術系,未來就是要當藝術家,系上大多數的老師都把你當作「創作的主體」,都盡量以討論或溝通的方式引導你,而不是要把你變成某個模 子下的產物。也因為如此,老師對於學生的尊重度是很高的。比如說改畫這件事,以前在畫室的時候,老師要對你進行教學就直接幫你在畫上修改,這種師徒制的教 學模式是很常見的。但美術系不同,因為尊重你創作的主體性,通常不會在你的畫面上添加任何東西,就算因為畫技的不成熟到非用〝改〞的方式不可時,也會很尊 重地問你說:「我可以在這裡示範給你看嗎?」這種情形非常少,大學四年我個人也僅僅碰過一回而已。

內置圖片 1
圖:美術系上課情形〈來源:東海美術系〉


基 於尊重學生學習與創作的主體性,很多教學方法與內容都會隨之改變,甚至包括藝術理論相關課程。一般教理論的老師都會很在意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和應用,但因為 教理論的老師自己本身也創作,所以比較會從創作者的角度來和你談理論。甚至有時會向你強調,理論是理論,創作能和理論結合當然很好,但創作時最好不要考慮 理論說甚麼,這樣才會創作得下去。這種基於實踐優先,且將學生和老師放在同是「創作者」的平等方式,離開美術系以後,我就再沒有碰過這種情形。


常 有偏見認為,搞藝術的人很「主觀」,但以我個人的經歷而言卻恰恰相反。因為在美術系裡,每個人都是創作的主體,基本上,每個人都是尊重其他人的〈也有例 外,就是感覺某人很混又愛顯擺,就會不被人尊重〉。並且,在「非考試模式」下,大家對於彼此的評價都趨於客觀:什麼人畫工好?什麼人思考強?什麼人畫功和 思考都不好但色感特殊?很多彼此的評價雖未經認真討論,其實大家認知差異都不大。反而我在當記者的時候,很多同事都是念社會科學相關科系的,其對他人或對 自己的客觀度,反而都不及我的美術系同學們。


值 得注意與討論的是美術系的學習評量方式,亦即所謂的「評圖」。評圖通常都是期中、期末各進行一次,評圖時,你就把這個階段所有的作品擺上,一一說明自己的 創作歷程。老師評分的方式,是依據你在這個階段進步幅度評分的〈就是自己和自己比〉,如果你程度不好,但你都有些許或長足的進步,你的分數通常會很高。相 反的,如果你一開始就顯示創作程度很好,但卻沒有明顯的進步或創作掙扎,只是為了教作業而交作業,通常分數就會很低。

評 量的方式往往影響學習的態度:和別人比,你就會因為競爭而學習,就會容易封閉自己的學習,只想把別人比下去。和自己比,就會不斷的自我檢討和找出自己的獨 特性,甚至會不斷找他人求教〈因為人和人之間沒有競爭矛盾,所以通常都很開誠布公〉。所以在此方式下,我目睹不少同學一開始程度有限,但經歷不長的時間, 其創作思維與畫工都有驚人的跳躍。


雖 說也有部分同學,因循升學主義的競爭模式,還是換湯不換藥的用老師評量的模式來創作,藉以討好這個制度以求拿到好分數,但畢竟是少數。所以我還是很肯定美 術系此種教學評量,或者說,這已經不是教學評量,而是道道地地的「自我評量」。後來研究所時我進了建築系,雖然也有「評圖」,其性質和方法就和美術系的大 相逕庭,雖然也會仔細評判作品的潛力,但某種程度上還是著重於「比較」,所謂「仝〈同〉款嘛無仝師傅」,說的就是這個理。


談論過往的種種,不禁讓我想起一首李宗盛的老歌《和自己賽跑的人》,副歌是這樣唱的:

〝我們都是和自己賽跑的人 為了更好的未來拚命努力

爭取一種意義非凡的勝利

我們都是和自己賽跑的人 為了更好的明天拚命努力


前方沒有終點奮鬥永不停息〞

教育若只是不斷地在製造競爭機器,這真的是所謂「教育」的初衷嗎?一個人在受教的過程若只是在意成績、不能誠實檢視自己,這樣的「教育」真的有意義嗎?在這個追求「競爭力」的時代,我們卻似乎忘了怎麼和自己競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