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0日 星期三

想讓夢想一直長大的「蔦松長青食堂」



公民記者杜憶如

  經過「蔦松國中校友會」長期的奔走、募集資源,於103年7月正式開始提供一百初位獨居與弱勢老人的午餐便當,人數看似不多,可是每個月20天要供應100個人50元的便當就要開銷至少十萬元,僅靠校友會的捐款與微薄的其他捐獻,迄今也花費了超過一百萬元。




  今天是蔦松長青食堂的開跑第二日,一大早就有十幾個穿著校友會紫色背心的志工,他們擠在閒置教室改裝而成的襖熱廚房內準備午餐,每個志工既忙碌又開心地聊著天,他們都說這裡是個大家庭;掌廚的大姊細數著午餐菜色:酥炸秋刀魚、蘿蔔滷肉、紅燒茄子、洋蔥炒培根、晶瑩剔透的白米飯、豐富料多的蕃茄蛋花湯,她滿意地笑著說這比外面的便當更營養、更省錢,我也滿意地笑著,因為大姊不斷夾著菜餚到碗裡,客氣地要我試吃。



  中午十一點多,畫面轉到隔壁隔壁間教室,一排志工盛菜、一排長者領餐,食堂內雖然有點熱,但是志工和長輩們都是「笑著流汗」,這樣和諧歡愉的氣氛很有感染力,從食堂內白板得知,目前在食堂用餐的是三十幾位住在蔦松的松中、松西、松北等三個村,外送的六十幾個便當有塭底、瓊埔、山腳、番薯等四個村,如果以為這些辛苦的志工們這樣就心滿意足了,那還真是小看他們了!因為他們大家都說,希望未來能到食堂用餐的人越來越多,外送的便當數越來越少,因為替獨居、弱勢老人們的健康著想,願意出來走動走動總是好事,而且這裡有同伴可以一起聊天,不僅不寂寞,增加社交時間還能增進身心健康。

  我其實對志工們的理念感到很驚訝,因為他們不像一般人,認為老人們只需要「肚子飽足」就好,他們更在意的是這些老人們能「精神飽足」,今天的食堂供餐就在志工們繼續討論聲中慢慢落幕:「我們應該募集兩台冷氣提供更舒適的用餐環境」、「我們應該想辦法再購置不鏽鋼筷子,衛生筷不安全又浪費資源」、「我們如果能募集到二手的卡拉OK,老人家就可以一起同樂」、「我們是否可能找到公益團體來表演讓老人家偶爾開心一下?」……這裡就是想讓夢想一直長大的「蔦松長青食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