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9日 星期二

小農經濟現代變遷:東勢果農的商品化之路(六)

1.     甜柿:老農黃清海的試驗與推廣

柿子可分澀柿和甜柿兩種。台灣原來只有澀柿,1974年和平鄉農會從日本引進甜柿,可是試種效果不彰,不具商業價值。當時最大的問題是台灣的風土條件與日本不同,田間管理方式無法照單全收。一些農業學者找來日本文獻照本宣科,往往鎩羽而歸,不但生理落果嚴重,甚至找不到合適的採收時間[1]
                                                                         (圖選自網路)
        黃清海本來也種植橫山梨,眼見1970年代後橫山梨失去前景,不免尋思其它出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他得到試種甜柿的機會,最後發現可以通過「環狀剝皮」強迫果樹結果,而且只要勤奮疏花就可以增大果實,大喜過望下,遂逐漸擴大甜柿的規模。此後他不斷摸索田間管理的方式,改善了甜柿落果嚴重的毛病,並且發現在果實八分熟時採收最為妥當,就這樣一步步掌握了適宜台灣風土的甜柿栽培方法。
1987年黃清海成立了全台灣第一個「甜柿產銷班」,標示著甜柿的栽培技術即將跨過商業量產需求的門檻。這時黃清海等甜柿農仍舊面臨著兩大挑戰,首先是栽培技術尚未成熟,其次是甜柿市場知名度不高。為了克服眾多瑣細的技術難題,產銷班積極與農業學者聯繫,不斷更新種植技術和管理方法,還屢次邀請日本甜柿專家來台示範栽培技術,吸引四方農民蜂擁觀摩,一時間蔚為風潮[2]。他們還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數度前往台北推廣甜柿,打開了市場能見度。在他們的努力下,甜柿一躍而成收購價一斤200元的高級果品,種植面積飛速擴張,甚至在一些地區排擠了高接梨[3]
甜柿從原本水土不服的舶來品,一步一步成為東勢最重要的高經濟作物之一,中間花費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只有類似黃清海這樣不願或無法拋棄土地的平凡小農,才有可能願意投注數十年光陰,憑藉其對於土地的熟悉以及改善家計的熱望,鍥而不捨地找出適宜台灣風土的甜柿田間管理方式。無論專家學者還是營利企業都難以做到這點。
2000年以後,隨著種植面積不斷擴張,甜柿也面臨生產過剩的問題。過去不曾遇過的病害、蟲害開始流行。農民除了不斷引進新品種的甜柿[4],不斷改良栽培方式,似乎也別無他法。



[1] 訪談紀錄(150111)。
[2] 黃清海(2004)。取自甜柿栽培技術與經營管理研討會專輯。以及訪談紀錄(150111)。
[3] 由於台灣消費者尚無食用甜柿的習慣,一開始甜柿每斤收購價格不過20元,只比澀柿高2元(黃清海,2004281)。為了打破這個僵局,黃清海的產銷班在地方政府支持下,數度前往台北等都會地區舉辦展售活動,甚至規範產銷班員親至超市推廣試吃。為了改變消費者認為柿子與酒、海鮮相剋的刻板印象,農民一邊喝酒一邊賣甜柿,同時不斷鼓吹消費者大膽啃食這種毋須剝皮的柿子。一旦「新品種」的形象成功與澀柿的傳統印象區隔開來,甜柿的市場行情拔地而起,一躍而成每斤150200元的高級果品,特極品甚至每斤上探300元。
[4] 為了在低海拔區域種植甜柿,一些新的品種引進台灣,經過各地農民反覆地試驗之後,逐漸形成高海拔種植「富有甜柿」、中海拔種植「次郎甜柿」的格局。此外,隨著甜柿產量日增,能夠控制授粉提早結果的「花御所甜柿」,也受到希望實施產季調節的農民歡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