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1日 星期六

落實農業首都,李進勇應拼綠色技術!

  農業首都,至今,是一個亟待落實的口號,但李進勇縣長應如何落實呢?設立多項指標,以鞭策雲林縣政府公務員在限定時間內,達成全台灣第一,其中一項指標,必是實施友善環境農法面積之密度(雲林實施友善環境農法面積/雲林農田總面積100%)拼全台灣第一。

  要拼第一,雲林縣政府須主動積極地,將已研發出來之友善環境農法技術推廣至雲林,譬如,一月18日【自由時報】中部版報導明道大學研發處農場場長鍾仁彬研發出「魚樹共生」之有機木瓜新技術,見下附報導,我們建議李進勇縣長應至少採以下作為:
  一.動員組織林內鄉木瓜農分批至彰化縣埤頭鄉明道大學明道農場實地觀摩學習「魚樹共生」之有機木瓜新技術,唯有至實地實物觀摩學習,才能說服慣行農法之木瓜農“相信”有機木瓜種得出來。
  二.為鼓勵慣行農法木瓜農改採有機農法,雲林縣政府發動縣境內公教人員團體預購,並主動與在地之各大賣場、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里仁洽商契作。當然李進勇縣長親自出面洽商,前述各者必更加信任,更給面子。
  三.邀請各家電視台攝製「魚樹共生」有機木瓜種植過程之專題報導,以提前行銷。
  四.使參與有機木瓜種植之農民經民主討論,議決共同品牌與統一行銷,雲林縣政府協助網路宣傳行銷,包括攝製紀錄片。
  五.舉辦有機木瓜共同品牌之綠色包裝創意設計大賽,先經由網路票選,再由有機木瓜農民民主決選。這也是一次行銷。

  上述建議,意在揭示,各級政府可有效作為之空間若是100,則已作為者──幾乎都是慣性作為,未達0.1。

中部〉魚樹共生種出有機木瓜
| 
2015-01-18
〔記者劉曉欣/埤頭報導〕木瓜與魚也能共生,還能種出不用農藥、化肥與除草劑的有機木瓜!
彰化縣明道大學研發處明道農場的場長鍾仁彬,三年來獲得農糧署補助計畫,成功試行「魚樹共生」,他在網室木瓜園的畦溝內放水養草魚、吳郭魚等,營造動植物與微生物的小生態平衡,達到相生相剋與有機物循環利用,創造出不用農藥、少用有機肥的有機果園。
木瓜與魚共生,明道大學的明道農場長鍾仁彬認為這樣以共生觀念的果園,是未來樂活農業新趨勢。(記者劉曉欣攝)
鍾仁彬說,種木瓜最怕輪點毒素病,這可說是木瓜樹的「癌症」,一旦確診,幾乎只有砍除並銷毀一途,這也是有機木瓜最大的挑戰與困境。

由於輪點毒素病主要是靠蚜蟲來傳播,要種有機木瓜就要防治蚜蟲,而蚜蟲又常常伴隨著螞蟻出現而發生,因為螞蟻會吸食蚜蟲所分泌的蜜露,蚜蟲也透過螞蟻來加速移動,所以,只要讓螞蟻無法靠近木瓜樹,就可以讓蚜蟲無法作怪來讓木瓜生病。

因此,鍾仁彬在網室木瓜園內的畦溝,統統注水,由於螞蟻怕水,如此一來,就可以阻隔螞蟻靠近木瓜樹,也同時大大降低蚜蟲危害。

不過,木瓜樹很怕泡水,常常一泡水就根系腐爛,鍾仁彬發現在乾季時種下小小木瓜苗,等到木瓜樹長大一點點,比較強壯了,才在畦溝注水,如此一來,根系被親水逆境給馴化了,就算木瓜園遇雨泡水一上午,木瓜樹照樣長出木瓜,根系也不會腐敗,他再於畦溝放養草魚、吳郭魚,讓「魚樹共生」,如果木瓜掉在畦溝裡,就讓魚、蟲、微生物所吃,而魚、蟲糞便是木瓜很好的肥料,魚也會吃蚊蟲的蟲卵,營造出生態共榮,讓魚與木瓜其樂融融。

李進勇伴手禮政策該怎麼走自己的路?


  推銷雲林伴手禮,是蘇治芬縣長時代之政策,李進勇縣長甫上任,短時間難以“蘇規李不隨”,人們可以理解,但未來,李進勇縣長於伴手禮政策,該怎麼走自己的路呢?

  一.伴手禮之食材或原料,須於雲林在地生產,譬如以醬油為例,以後,李進勇縣府只能選擇以雲林在地生產大豆(並以食物里程最小化者、友善環境農法為優先)為原料之醬油品牌。這是為了促引生產伴手禮之企業在地採購食材或原料,建立在地之綠色產業鍊,並發展雲林農業。

  二.應針對雲林經常生產過剩之農產品,鼓勵農民組成食品加工生產合作社,或與私人企業合作,研發伴手禮,譬如去年嚴重滯銷之蒜頭──雲林產量佔全台灣九成,李進勇縣長應主動積極且不輟不棄地,創造以蒜頭為原料之新伴手禮,以消減蒜頭之產銷失衡,增進蒜農收益。目前之伴手禮皆屬錦上添花,並無縣政府推銷之急迫性與必要性。

  三.應與雲林三所農校(北港農工、虎尾農工、西螺農工)及三所科技大學合作,鼓勵師生開發符合上述兩原則之伴手禮,設計綠色包裝,及綠色行銷,或許,可舉辦競賽,一來,善用在地學校資源,以提高符合上述兩原則之開發力,二來,引導學用結合,三來,引導雲林高中職以上學校發展朝向在地公共聯結,四來,創造更良好之環境,使三農校與三科大學生畢業後,留在雲林創業,走自己的路,一起打造農業首都。

2015年1月29日 星期四

預算書『四無』,如何審議、監督? 農業首都預算探照燈【六】

  不只是雲林縣農業局的預算書,翻開所有的預算書,都缺乏下列幾點:
無預算編列目的性之說明;
無預算編列必要性之說明;
跨年度所編列之預算,無過往執行效益之說明與檢討;
無預算金額如何計算之說明。
預算書「四無」,造成幾個結果:
無法檢視預算編列之合理性,也難以審議。
無法監督預算執行之效果。
這樣的預算書,就好比一個汽車銷售員銷售汽車,但不告訴被銷售對象車子的性能與優劣、不提供說明書、不能試開,就直接要求被銷售對象購買。
    預算書「四無」,造成議員根本無從審議、監督,行政機關編列的預算,幾乎得照單全收,議會淪為行政機關的「預算局」。
預算書「四無」,如何可能往參與式預算邁進?
    預算書「四無」,使預算無從審議與監督,勢必造成預算浮編、以及各種「財政黑洞」,這是財政危機之根源。
    預算之改革,首先得變革預算書「四無」開始。

PS】、由於雲林縣政府農業處官網未公布104年度預算書,本團隊私底下透過管道取得書面資料,並作為電子檔,請讀者到下列網址下載壓縮檔:

2015年1月15日 星期四

小農為何被盤剝(一) 網路直銷是出路?

  台灣農民種植技術好不好?走一趟菜市場,看看漂亮碩大的蔬菜,看看甜死人不償命的水果,這個問題的答案連想都不用想。但是,台灣的休耕地越來越多、專業務農的人越來越少、農業越顯衰頹,重要原因之一,還是因為務農收入少,而且相當「不穩定」!

  台灣所存在為數最多的農民,只能依靠盤商來運輸、銷售農產品,其不合理性正在於:農事生產的勞動力與心力消耗、天災人禍的不可預測性、豐收時農產品敗市之風險承擔,全部都由農民概括承受,但是獲取最大利潤者,竟是彼些大中小盤商們,反觀付出最多、承擔風險最高的農民,所能得到的收益竟是九牛一毛。沒有盤商,我們可以尋求其他替代方式,但是「沒有農民就沒有農產品」的根本硬道理,莫可一日忘之!

  但眼下,生活過得去的農民還是有的,他們是誰呢?首先,是那些也許不到千分之一人數,只占農民中的極少數;其次,他們普遍是有心力自己找行銷通路的年輕農民,年紀多集中在3、40歲,或至少得在50歲以下;其三,他們必須在務農時間之外,用生命「擠出」時間來經營網路,方可使成為宣傳與行銷利器;其四,依靠網路銷售的農產品,也唯有市佔不到百分之十的有機或友善耕作才能有機會在網路市場嶄露頭角,因為慣行農法的農產品在網路上確實乏人問津;其五,種植作物必須多元且產量不可過多,目前單一作物之生產方式仍是主流,其產量絕不可能全靠網路銷售出去;其六,少之又少的與食品企業進行契作的農民。

  「網路銷售」是目前稱得上流行,也或許是擺脫盤剝的替代性作法之一,但切莫以為是萬靈神藥,經營失敗者時而聞知,畢竟,網路的農產消費市場終究有限,要仰靠網路讓人人都獲利也是癡心,要想解決台灣絕大多數農民之困境,網路銷售始終不是長久之計。

2015年1月11日 星期日

是雲林縣農業處,還是雲林縣林業處? 農業首都預算探照燈【三】

    雲林能登上台灣前幾名的事蹟不多,雲林的農業產值、畜產產值、水產產值、及總產值,均囊括台灣前三名(如下表),如此傲人之成績,不愧為農業首都。


產值(元)
全國排名
農產產值
21988,002
全國第一位
畜產產值
18585,782
全國第二位
水產產值
5683,771
全國第三位
總產值
46257,559
全國第二位
【資料來源】:雲林縣農業處官網

    但在104年度農業處的預算編列,水產運銷與畜產運銷兩者加起來,竟不及林產運銷的四成(如下表):


預算編列金額(元)
總結
林業(林產推廣)
20,656,000
水產運銷與畜產運銷兩者預算總和為7,602,000元,不到林產運銷的四成
養殖業(水產推廣)
2,932,000
畜牧業(畜產推廣)
4,670,000

    這令人感到錯愕,農業處的「正職」,不應該以發展雲林的畜牧業與養殖業首要目的嗎?何以林產推廣之預算總額,遠遠高於水產推廣與畜產推廣?
    抑或,雲林身為農業首都,林業之發展重要性,遠高於畜牧業與養殖業?所以林產推廣之金額預算之金額,遠高於水產推廣與畜產推廣?
    以預算分配比例來看,雲林縣農業處應正名為「雲林縣林業處」,方才名符其實。但,這是農業首都應有的現狀嗎?懇請李進勇縣長給我們一個答案。


PS】、由於雲林縣政府農業處官網未公布104年度預算書,本團隊私底下透過管道取得書面資料,並作為電子檔,請讀者到下列網址下載壓縮檔:


沼氣發電,玩真的? 農業首都預算探照燈【四】

雲林為台灣畜牧業重鎮,產值占全國第二名,但關於畜牧業廢棄物的回收(如病死畜禽、豬糞等)再利用之系統,始終沒有發展起來,造成環境與食品安全與的危害。
    李進勇縣長曾於選前,提出沼氣發電之政見,讓豬糞變黃金。事實上,此非李進勇獨創,前縣長蘇治芬亦在公開場合提出雲林縣要發展沼氣發電的構想。
    沼氣發電結合了環保與經濟發展,更與李進勇縣長提出的綠能首都一致。
    首長提出之重要政見,應該有效反映在預算上。如我們細看縣農業處104年度所編列之【畜產推廣】預算中,在【歲出計畫說明】一欄中之計畫內容,提及「輔導畜牧場改善廢污處理及廢棄物利用」;在同欄之預期成果,提及「推動畜牧場源頭減廢及能源再利用」。
    細看預算字目,與畜牧業能源再利用(即沼氣發電)直接相關,如下表之粗體字:

用途科別目
單位
數量
單價
預算數
說明
0417對國內團體之捐助
1
458,000
458,000
補助辦理畜牧污染防制、畜牧場能源再生利用、斃死畜禽處理、畜產加工及低溫儲存設備、畜禽生產設施、教育訓練及畜禽產品推廣等計畫
【資料來源】:雲林縣農業處104年度預算書

    我們對此甚感納悶:
第一點、畜牧業能源再生利用,是與其他計畫共同使用458,000元之預算,那麼,實際上用在畜牧業能源再生利用到底有多少?
    第二點、既然沼氣發電是前縣長蘇治芬與縣長李進勇重要的畜牧業治理政見,但何以在預算編列上,我們看不到對此的重視?
    最後,從這樣的預算編列與金額上,我們不得不質疑:沼氣發電,是玩真的嗎?

PS】、由於雲林縣政府農業處官網未公布104年度預算書,本團隊私底下透過管道取得書面資料,並作為電子檔,請讀者到下列網址下載壓縮檔:

農業首都預算探照燈(二) ─為何人民看不到預算書?

儘管,台灣號稱民主國家,民主也者,是人民當家做主,而當家做主就得管帳,但是,對人民共有之帳,政府預算書、決算書,別說人民看不懂,而且,還看不到!人民對共有之帳看不懂看不到,這是那門子的民主呢?

我們曾經於就職前,對李進勇縣長提出了三篇預算民主改革之具體建議,但從農業首都雲林縣政府目前反應看來,似仍我行我素,一切「蘇」規「李」隨,而關於預算制度,蘇治芬也是繼承了張榮味,政黨輪替在雲林,繼承者遠多於改革者。

  為何人民看不到、看不懂預算書呢?
  
因為,公務員與民選執政者心態一致,其一,認為治理乃專屬於政府之權力,而人民只能是政府治理權力之受者,也甘於當政府治理權力之受者,不願意也無能力參與治理,預算決算是政府治理之最核心,那麼,何必需要讓人民看得到、看得懂呢?

其二,害怕讓人民看得到、看得懂預算書決算書,一旦人民看得到,看懂了,就挑出無數之毛病、弊端、缺失、錯誤,乃至於引爆了不可告人之滔天黑幕與秘辛?唯有維持著預算決算之黑箱運作,所有之既得利益、與政商密室交易及分贓,才能『安全』無虞地遂行。

事實上,各級政府之赤字預算不休,罔顧財政危機,而舉債額度直線激增,就是預算決算之黑箱運作讓民選執政者「放膽」妄為!

農業首都的農業預算在農業處網站看不到,至少本團隊找不到,李進勇縣長該有所警覺了,真有誠意讓人民相信您的正直,就須革除上述兩種心態,重建一套讓人民看得到、一看就懂的預算決算透明化制度。


正直,不能靠自我標榜、宣示,只能力行透明化民主化之治理,讓人民無礙地監督、無阻地檢驗以証明。

若您有興趣收到人耕食共同體最新訊息,歡迎上人耕食臉書專頁。
給陳為廷參選立委之建議(一)

眾裡尋他千百度的預算:農業首都預算探照燈【一】

    財政為庶政之母,每一分錢都跟人民息息相關。基於對農業的關心與預算民主權的堅持,【人耕食共同體團隊】特別關注、研讀雲林縣農業局預算,並將我們研讀的成果,寫成【農業首都預算探照燈】系列文集,期望以此起步,培力雲林縣民與公民社會對於預算的重視與參與,以打造真正的農業首都。
    要關注、研讀預算的第一步,得先找到預算吧。
    但我們發現,雲林縣政府的預算,很難在網路上找到。如果讀者們有興趣,可以親自上雲林縣政府的官網,將會發現,在縣政府的官網上,很難找到縣政府整體的預算書。
    沒有整體的預算書,我們就得一個個去各單位找。一上縣政府官網才發現,原來縣政府有那麼多這麼多政府單位,光是府內的單位就有:民政處、財政處、農業處、地政處、勞工處、工務處、主計處、新聞處、計畫處、人事處、行政處、文化處、建設處、水利處、教育處、城鄉發展處。(縣政府還有其他的單位,我們不在此一一羅列,如果讀者們有興趣,可以上官網自行搜尋。)
    除非有柯南辦案的精神,否則誰會去網路上一一找尋各單位的預算?況且,還不是每個單位都會在網路上公布預算,像本團隊所關心的農業預算,似乎沒有在農業處的網站上公告。(如本團隊錯誤,懇請農業處來函糾正)

    我們認為,讓人民易於取得預算資料,不用「眾裡尋他千百度」,僅僅只是預算民主的第一步。連這一步都做不到,才讓我們真正的理解到,我們離真正的預算民主何其遙遠。

2015年1月10日 星期六

春槐ㄟ咖啡

文/施朝祥
虹吸式煮咖啡器上咖啡的泡沫不斷地湧出來,春槐老師正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這泡沫,這是他最享受的時刻,整個人和咖啡溶在一起,正在體會何時是最佳的斷火時刻,讓咖啡適放出最迷人的口感與風味。能和許多好朋友分享自己種植、日曬、烘焙、沖煮的一杯咖啡是春槐老師的一大樂事。

更樂的事有知音可以欣賞這泡咖啡,女士一邊品嚐著咖啡,一邊說這咖啡烘焙時火候太深、焦糖味太濃、回甘的香氣不如上一批的豆子……
聽著女士的評語,春槐老師不斷地點頭,佩服女士那成精味蕾,只喝一口就可以分辨出,就好像親自看到春槐老師烘焙過程似的。
每當有這樣知音出現時,春槐老師總會再煮幾泡不同烘焙方式的咖啡豆,讓朋友好好地評鑑一下,也當作是下次改變烘焙方式的參考。

走入有機咖啡種植

春槐老師總是光著腳,用腳直接去接觸土地,體驗土地的溫度、溼度……等信息,可以光著腳在田裏工作,是因為他的田沒有使用化學藥品。
春槐表示,他的咖啡園原本是種柑橘,一、二十年前父親種柑橘,必須噴灑農藥除蟲,來保證收成量,但在他記憶中,父親曾嚴重中毒過二、三次。不再讓這不幸的事持續發生,他接手田園後,決心不再噴農藥,因此改種不太需要注重賣相,而要特別關注品質的有機咖啡。在農事管理上僅施有機肥、人工除草、採天然的防蟲方式。

追求一杯極品的咖啡,讓咖啡豆之豐富度更高,春槐老師在咖啡果採收後直接曝曬在大太陽下,卻必須付出更多的管理、人力、技術成本。

烘焙的藝術

每當談到烘焙咖啡豆時,春槐老師的眼睛總會發出非常迷人的亮光。
烘焙是一連串複雜的化學變化,是每一顆咖啡豆漫長的旅行中,勾畫性格、孕育香味極重要的一個步驟。咖啡生豆透過烘焙,可以釋放出咖啡特殊的香味,讓每一顆咖啡豆蘊藏其香味、酸味、甘甜、苦味。
烘焙是咖啡豆與火熱切對話的過程中,歷經多次化學變化,發出一次爆、二次爆,如爆米花似的響聲,並喪失水分。從生豆、淺焙、中焙到深焙,水分一次次釋放,重量減輕,體積卻慢慢膨脹鼓起,咖啡豆的顏色加深,芬芳的油質逐漸釋放出來,質地也變得爽脆。在生豆中,蘊涵大量的氯酸,隨著烘焙的過程,氯酸會逐漸消失,釋放出令人熟悉而愉悅的水果酸,如醋酸、檸檬酸和葡萄酒中所含的蘋果酸,烘焙恰倒好處的將這些美好的酸味適度的呈現出來。
每個烘焙師總要淋漓盡致的釋放咖啡特殊的風味,觀察並控制烘焙的火候,讓淡而無味的生豆,到杯中餘味無窮的香醇。
烘焙的過程當中,必須要隨時注意火侯的大小、聆聽豆子在滾筒內翻滾的聲音,以及觀察豆子色澤的變化等等,不得有絲毫的馬虎,因此烘焙咖啡豆時必需投入全部的注意力。
每當談到烘焙過程時,春槐老師總有一份自信,像是一個藝術大師,總在那恰如其份之時,神來之手的改變火候,讓咖啡豆可以完美地展現適度的風味。

擅用每一分資源

除了賣咖啡豆外,吳春槐還開發咖啡葉茶、咖啡果粒茶、銀皮(一稱銀膜)
吳春槐說,咖啡葉一年可收五到六次,由於咖啡開花結果前需要疏枝,採摘咖啡葉並不會影響咖啡豆的產量,咖啡葉茶的開發,讓咖啡農增加一項副產品,收入也可望增加。
英法研究人員發現,咖啡葉含有的抗氧化物更甚於一般的茶葉,咖啡葉也具有高劑量的抗發炎天然化學物質,咖啡因含量則遠比傳統的茶或咖啡少,有機會成為新的健康飲品。
古坑華山咖啡農吳春槐與古坑鄉公所合作開發咖啡葉茶,採摘鮮嫩的咖啡幼葉,經日光萎凋、烘焙後,打成粉狀裝入茶包,即可沖泡飲用,口感溫和,嚐起來像金線蓮。
源自咖啡的故鄉非洲大陸的「咖啡果粒茶」,將整顆咖啡果連皮帶肉曬乾,再以慢火烘焙,製成「咖啡果粒茶」,下水煮十分鐘就可飲用,既保有抗氧化成份,又沒有咖啡苦味。
咖啡果粒茶沒有咖啡的苦味,口感反而接近茶葉,果茶中散發出淡淡果香,與烘焙的咖啡味道完全不同,是享受咖啡風味的另一種方式。
春槐老師表示,傳統非洲土著喝咖啡,就是整顆咖啡果下去煮;由於沒有烘乾,果粒溼度較高,所以保存期限較短。為了延長保存期限、增添風味,他改採乾式處理,整顆咖啡果帶皮帶肉先曬乾,再以一百三、四十度的溫度烘培,加上自己的秘方後熟成,可保存咖啡果的水果香氣及養份。
咖啡銀皮——是一層薄薄地包裹在咖啡生豆表面的一層外皮,通俗點說就是類似於尚未焙炒過新鮮且乾燥的花生米,花生米表面那層紅色的“外衣”

要學相關技能,可向雲林縣社區大學平原分校報名「咖啡產製與沖泡」。
「春槐咖啡坊」住址:雲林縣古坑鄉華山村48號。


2015年1月3日 星期六

道之驛課輔種植營隊招生中

農場夢72


  孩子種菜後,開始有了歸屬感與責認感。認為這些菜是他有責去照顧,心性也開始有了些微微轉變,不再只是單純的表現自我,心開始變細了,也慢慢地去學會觀察作物的變化


  雲林形象物產館道之驛將於每週三下午一點至四點半,為附近學童進行免費課業輔導陪伴學習,並教導種植各類蔬果,歡迎接洽報名
  藉著園藝課程,不但能豐富學生的種植知識;更能在實習中,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
  讓孩子能實施自己制定的種植計劃,選種子、鋤地、澆水、種蔬菜……到田地裏種植蔬菜。
  小農夫以生產期較短的兩、三種作物為主,實際走一趟從土地到餐桌的過程。
  這門課程給孩子們提供了接觸自然的機會。學生們走出校園,走出課堂,有了更多的時間去動手實踐。
  讓孩子體會食物從地上到桌上的過程,他們更認識這流程,就更有可能感恩的吃、安全的吃。


時間
課程內容


13:0015:00
課業陪伴學習


15:0015:30
點心時間


15:3016:30
種菜活動




報名網址:http://goo.gl/forms/5ycGo7F1Uc

文/施朝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