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小農經濟的彈性與韌性
本文認為「轉作」是一把鑰匙,幫助我們瞭解小農經濟的現代變遷。緊扣「轉作」這個議題,可以清楚看到小農與商品化以何種方式產生關連。我要將「轉作」同時放在三組脈絡下:台灣農業發展史、東勢產業地方誌和農家生命傳記,在鉅觀與微觀、整體與部分之間來回穿梭,交叉定位台灣水果經濟的歷史意義。因此,這不只是一個針對特定地區產業變遷的研究,更是對於台灣小農經濟現代變遷的探索與叩問。
除此之外,我希望補充由下而上的視角,把小農視為創造歷史的主體而非全然被動的客體,盡可能貼近這些歷史行動者的思維、情緒與呼吸,釐清他們所面對的條件與限制,紀錄他們的成功與失敗。如是,我們將看見結構的變遷,以及奮力過活的小人物們。
(一)水果之鄉的誕生
今天東勢被譽為水果之鄉,人們已經忘記這不過是晚近五十年間的變化。更不記得當初東勢水果經濟猛然崛起,跟一場空前盛大的宗教祭典有關。
東勢位於台中盆地東側,包括兩個地理區塊:大甲溪河階平原以及山地丘陵。作為近山的據點,每一個政權都在這裡設立伐木基地,樟腦業也很發達,灌溉便利的河階平原則是水稻的天下。這一帶緯度適中,氣候宜人,土壤肥沃,每至夜裡風從大雪山吹拂下來,加上河川切割地勢形成日夜溫差,相當適宜果樹生長。但在1960年代以前幾乎沒人意識到這點。在當時的觀念中,種植果樹根本不是合理的選項。
1950年代晚期,在台中青果合作社的鼓勵下,香蕉種植的範圍逐漸從霧峰擴張到東勢一帶的山面。當時是香蕉外銷的黃金時期,恰逢東勢的伐木業和樟腦業步入蕭條,少數大地主砍掉人造林轉作香蕉,起了示範的作用。由於土地價格相對便宜[1],而且香蕉一年就可以收穫,在平地缺乏生存空間的小農紛紛上山開闢蕉園。蕉園成了剩餘資金與過剩勞力的去處,一方面以外銷市場通暢為前提,另方面也是農村危機的結果。值得注意的是,直到60年代中期以前,即便種植香蕉的收益遠勝於水稻,既有的水田也不會轉作果樹。香蕉種植在山坡上,彼此之間不相排擠。
1966年的建醮法會意外促進了東勢水果的發展,尤其是加速平地稻田轉作果樹。由於連年天災,為祈求風調雨順,整個東勢地區都動員起來,許多農民將稻田貢獻出來搭設醮壇。該年醮典極為盛大,可說空前絕後、熱鬧非凡,人們無不放下手邊的工作,沈浸在盛大節慶的集體歡騰(collective effervescence)之中。此外,地方仕紳還主持了歷史文物的展覽,以及各式農特產品的競賽、展售活動。當時各地剛剛起步的果品,包括梨山的溫帶梨、新社的葡萄、卓蘭的琵琶等等,突然為人所知,其價格、栽種方式、利弊等消息迅速傳播開來。
建醮法會究竟在哪方面改變了農民的思維與心態?如今已不得而知。關鍵是「作醮期間人們的交流,是前所未有的廣泛(劉龍麟等,2010:9)」。無論如何,法會在農民心中的象徵意義是巨大的,不只揮別了連年災害的陰影,似乎也告別了傳統耕作的心態。農民開始打量彼此的田地,思考其他的可能性。盛大節慶過後,許多農民不將犁平建醮的土地整復為水田,乾脆種起果樹了。
在農村危機的宏觀背景下,東勢農民開始尋找新的出路。水果的收益明顯高於水稻,鄉下地方消息傳得飛快,價格、轉作、技術成為熱門話題,農人互相揶揄、慫恿。七嘴八舌的草根人情網絡起了增溫的效果,他們不只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信心,也獲得許多必要的資訊。
如果沒有建醮法會,東勢農民還是會轉作果樹嗎?可能不會這樣整齊劃一。轉作的風潮席捲東勢,不到十年之間,原本大甲溪河階平原的稻田基本都轉作果樹了。此後數十年間小農更成群結隊向山區擴張,將所有可資利用的坡地改造為果園。這樣一來,無論是平地還是山坡都被果園佔據了,東勢成為名副其實的水果之鄉。
追根究底,如何維持家計還是農家的中心考量。東勢河階平原之所以大規模轉作果樹,首先在於種稻收益太低,不能養家糊口。政府確實鼓勵農民轉作果樹,但他們既不瞭解農民真實而複雜的需求,也從未祭出嚴肅的政策。「我很缺錢,我要很認真找錢,在土裡找錢。[2]」劉大哥坦承。為求養家餬口,農民撇下熟悉的水稻另尋出路。
此外,家庭勞動力的合理分配也是重要考量。水果需求投入勞動力較為瑣碎而分散,因此男主人可以從事其他正職工作,農閒期交由女人與老人打理即可。值得注意的是,至少在東勢,60年代末期大規模水果轉作很大程度上是由兼業農戶帶動的。
此時絕佳的地理氣候條件發揮了作用,很少地區能像東勢適宜種植這麼多種類的水果。香蕉外銷因政治醜聞沒落之後,葡萄、柑橘、梅子、桃子、李子、檸檬、柿子、琵琶、梨子等果品紛紛流行起來,農家根據土地狀況、親友鄰居的經驗、農藥行的推薦、自家勞動力情況和自己的興趣選種水果。從苗種行買來樹苗算起,大約三至五年可以收成。一座果園通常同時種植兩到三種水果,以分散農忙期間的勞動力以及價格崩跌的風險。如果一種水果行情持續走跌,農民可能會逐步汰換成另外一種水果。頻繁轉作成東勢果農的一大特色。
在農村危機的背景下,東勢的水果經濟於1966年的建醮法會之後突然興起了。東勢不是台灣最早大規模種植水果的地區,發展情況卻比許多一向種植香蕉、鳳梨或柑橘等外銷作物的地區興旺。如果說由國家扶持的單一外銷水果生產是一種典型(typical),那麼東勢多樣化的內需水果生產便是另外一種典型,代表60年代以來台灣各地農村新一波草根水果轉作的型態。
就東勢的經驗而言,由台中青果合作社包辦推廣的香蕉無疑起了帶頭的作用,關鍵在於香蕉外銷沒落之後,東勢小農展現了巨大的彈性與韌性,能夠在「群龍無首」的情況下積極轉作多樣化的水果,在內需市場殺出一條血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