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7日 星期一

基改:為私人資本積累而創造的科技

公民記者 Prudencio


數千年來,種子滿足了生命基本需求,是人類的共同資產。而農人也各自的方式,在共享此集體共同資產時,發揮各自的努力與創意,為集體需求服務。

各地擁有種子的農民,依各地的土地條件、為當地的飲食文化,對種子進行雜交、選種的工作,以農人各自的智慧,創造出了各式各樣風味萬千的種子。

種子在為了達到供應人類飲食需求,便必須一定程度的規格化,但過度規格化也會造成品種單一、種子體質脆弱、面對各種環境應變,也將出現集體遭殲滅的風險。

而各地的農民,則以自己各自的經驗與智慧,在這兩種需求間,達成巧妙的平衡、與妥協。

然而資產階級為了寡占財富,搞出基改作物,以在實驗室人工植入異種生物之基因到種子,取代農夫們在田野間的實驗。

基改過程由少數關在實驗室裡,脫離實際生產情境的科學家壟斷,生產需求是為強化大企業的寡占利益;傳統育種雜交,則是來自農人在田野間的實踐,為在地農業條件與在地需求,而創造。

因此,產生了大量號稱可以解決某種集體困境、與需求的基改種子,看似能解決集體問題,但在生產目的、育種過程、以及種子所有權等面向上,都不斷的往寡占利益集中。

諷刺的是,基因單一的基改種子號稱的特殊防蟲功效,都將因維持基因多樣性的蟲子的自然演化下的適應力而破功。其產量神話,因基改作物規格單一,失去其自然原始多樣性,其生命力與育種力,也自然比自然種子衰弱,基改作物的高產量常常因此也只是曇花一現;這使得農業生產更加倚賴化學農藥與肥料。

再加上基改種子無法讓農人自力繁殖,農人要持續生產,便需倚賴不斷向基改公司的構買。基改種子這樣的科技,也成了農企業絕佳的生財道具,製造巨量的化學農藥、 肥料、種子的銷售需求。為基改公司創造出來大量財富的過程,所付出的公共代價,包括消費者的健康、農人的勞動權益、自然環境的破壞,總合起來是極其可怕的耗劫。這也讓基改科技,既在所得分配上劫貧濟富,公共效益也比傳統農法大為倒退,這樣科技的產生,便實質上的只為私人企業資本積累服務。

確實現行小農生產,不論是生產方式跟育種上,都可能因為小農自身經驗與慣性的局限,存在著各種的缺陷。但這些都有可能在小農形成民主合作的共同體下解決,而即使是維持舊狀,也比用龐大的社會代價,換取基改公司的攏斷財富,要強上太多。

事實上,基改科技在科技上本身也基於落後的科技觀。我們的老祖先,早就能種植出單一規格化的種子了,只是農人深知品種多樣性的重要、深知作物基因單一的危險性,不採此途而已。這更突顯出基改作物之存在,是為寡占財富的本質,就算其有部份公益企圖,其視野顯然也極為狹隘。

基改科技的存在,便成了良好的政治教訊。這顯示公眾長期以來雖對"科技"一詞抱持著美好的幻想,但科技研發若不由公眾民主的參與路線規劃與設計,且由公眾民主的討論如何為集體需求而研發(包括勞動者與其他所有受科技影響者之需求),科技不單不帶來進步,反而可能釀成嚴重的公共災害。

本文改寫自La vida nace en la semilla (西文),且加入改寫者主觀評論

若有興趣參考本文改寫者其他文章,請參考:
https://www.facebook.com/worldnewshare?ref=h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